五六月間,又是一年春拍季,正好到了觀察市場冷暖程度的日子。之前,一直有媒體在揣測市場何時回暖,甚至認為市場已經回暖,那么今春市場真的回暖了嗎? 根據中國市場四大拍賣行(香港蘇富比、佳士得、中國嘉德、北京保利)的歷年總成交數據分析,目前說回暖還稍微樂觀了一點,從大的趨勢來看,只能說是頂峰下調后正在尋找底部的過程中。 市場非常明確,2011年春拍就是一個歷史 性的頂峰,那一季,中國嘉德成交總額突破50億元人民幣,保利達到61億元,與上一年同期相比分別漲了138%和85%,而老牌國際拍賣行蘇富比和佳士得 的數字相對穩健,但也同比分別上漲了105%和64%。其實,從2010年春拍開始,內地雙雄就已經全面趕超了香港雙雄。 頂峰之后,就是大幅下調,至2012年秋拍,是調整至今的最低谷,嘉德、保利的當季總成交額分別是頂峰期的34%和38%,折扣打得很猛。而風格穩健的香港蘇富比、佳士得則分別是頂峰時期的49%、69%。充分說明爬得越高,摔得越狠。 到了今年春拍,嘉德的數字仍只有頂峰時的44%,香港蘇富比則是頂峰時的83%,顯然,老牌國際拍賣行恢復得更快些。雖然市場正在緩慢復蘇中,但相比業內人士內心的希望來說,還不那么給力,說明回暖并不是一廂情愿的事情。 市場上的高價是搶出來的結果,而為什么搶,根據我們多年來的生活經驗,多半是環境氛圍造成的,F在業內人士紛紛說回暖,恐怕也是懷念那種搶的氛圍,或者說,是呼喚昔日重來。 但市場的熱度是多重因素造成的,大抵離不開銀根寬松、相關政策、新資金涌入、通脹預期等因素,目前,這些因素幾乎都不存在。 就市場內部而言,2011年的大波瀾之后,市場未能再制造出新的熱點。這兩年即使有個別的板塊效應,也無法蔓延。比如名人信札手稿熱和當代水墨熱,在快速追捧拔高后,目前都有短期做頂的跡象。 當代水墨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之下,名頭大點的都以10年10倍以上的速度在漲,目前每尺單價幾乎超過了同年齡段藝術家的油畫價格,所謂的投資價值很快就被抹平。 名人信札方面,現在一封信屢屢被拍到10萬元以上,已經趕上了宋代古籍,要說稀缺性,不如先看看近代名人信札在學術認定方面的稀缺。此次嘉德春拍,兩頁魯迅的小說手稿,估價480萬至520萬元,就流拍了,對于名人信札,這是個不祥的預兆。 前些年,中國當代藝術出現市場危機之后,也有人頻頻說回暖,說了好幾年,中國當代藝術還是看不出任何回暖的跡象,仍在底部徘徊——個別的高價案例仍然不能擺脫整體還處于調整之中,說明回暖還真不是 隨便說說就行的。當然,還是有人喜歡說回暖,那就說吧,反正說也不犯法,大家愿意信就信吧。 |
上一篇:如何做一名優秀的藝術品收藏者
下一篇:別讓資本綁架文化